时间:2025-04-28 09:42
一、什么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
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多种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劳动合同期满的;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;劳动者死亡,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;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;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,劳动合同终止。
另外,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也可导致劳动合同终止。比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,任务完成时劳动合同终止。在这些法定情形出现时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即行消灭,双方不再受劳动合同约束。需注意,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时,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等相关费用,以保障劳动者权益。
二、终止劳动合同终止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
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,要分情况判断。
若依法终止,如劳动合同期满,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,劳动者不同意续订;或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情形,一般无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但违法终止则需担责。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医疗期、孕期、产期、哺乳期内,无正当理由终止劳动合同,属违法终止。此时,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;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,用人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。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。
三、哪些法律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终止
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以下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终止:
1.劳动合同期满: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,除单位维持或提高约定条件续订,劳动者不同意外,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。
2.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: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,享受养老保险时,合同自然终止。
3.劳动者死亡,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:主体资格消灭,合同无法继续履行。
4.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:主体资格丧失,劳动合同无法履行。
5.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:单位失去经营资格,劳动合同终止。
6.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